北京ITET培训中心派代表出席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 |
时间:2016-11-10 来源:管理员 |
11月9日上午,以“智慧安全,连接赋能”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yber Security Summit,简称CSS安全领袖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首日议程在主会场进行,北京ITET培训中心派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在峰会首日,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卿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腾讯副总裁丁珂、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等都做了主题发言,中国科技大学陈宇翱教授、高通副总裁Alex Gantman、CheckPoint首席技术官TonyJarvis、腾讯公司玄武实验室负责人于?、腾讯云副总裁黎巍、IBM Security全球首席资讯安全架构师Chenta Lee、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贤刚等对不同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专业阐述。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卿昱 ——《中国网络安全法》明确提出了国家网络主权的概念
卿昱副局长阐述了11月7日诞生的《中国网络安全法》的基本要点,明确了以下内容:
1、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表现。
2、要促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鼓励新技术应用和创新,鼓励应用新技术来改善我们的网络安全。
3、我们国家网络安全审查的目的是提高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维护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确保用户的信息用户自己说了算,用户的系统用户自己说了算,确保网络运营者不能因为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依赖性进行不正当的竞争,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是网络安全审查的目的。
4、明确加强了我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网络运营者的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我们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将进入新的起点和转折点,网民从道德自觉将走向法律规范,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 —— 中国应建立与《网络安全法》相配套的网络安全国家的标准体系
赵波院长认为《网络安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加强网络治理,推动行业自律。
2、通过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加强核心领域的网络安全保障。
3、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来引导网络安全的防护体系建设。
4、通过制定重要领域的网络安全标准提升整体的安全防护水平。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 ——《网络安全法》的颁布是我国网络治理迈向法治化的重要标志
魏昊主任表示,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网络安全需要社会各方在法治的轨道上协同治理,而标准和认证认可正是规范各方行为,支撑法律实施的重要技术基础。正如网络安全需要以信任机制为基础一样,在市场中,网络与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双方都需要第三方机构搭建安全信任的桥梁,这就是认证认可的作用和价值所在。而我国在信息安全认证的规模和质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安全产业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需要,其地位和影响力还需不断提升。所以,加强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加强网络安全领域产、学、研、用各方之间的协同配合,统一检测认证标准,统一采购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圆桌会议
![]() ![]()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进度中,随着“互联网+”的全方位推进,众多传统行业逐步向数据化、网络化、通信移动化、智能化迈进,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这些数据涉及整个社会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如何保障并提升信息安全。为企业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成为信息安全领域新的课题和使命。正所谓没有网络安全、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 |
上一篇: 预测 | 2017年网络空间安全行业的工作会是什么样? 下一篇: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强强联合谋求共赢 |